
自动挡车辆熄火后拉手刹,这样做真的对吗?
本文目录导读:
在日常生活中,驾驶自动挡车辆时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驾驶误区,比如熄火后拉手刹,自动挡车辆熄火后拉手刹,这样做真的对吗?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,帮助大家了解其中的原理。
自动挡车辆手刹的工作原理
我们需要了解自动挡车辆手刹的工作原理,自动挡车辆的手刹,实际上是一种机械式制动装置,当驾驶员拉动手刹时,手刹机构会通过钢丝绳或拉线将刹车片与刹车盘紧紧贴合,从而产生制动力,达到制动车辆的目的。
自动挡车辆熄火后拉手刹的弊端

1、产生异响
当自动挡车辆熄火后,发动机不再工作,此时拉动手刹,由于刹车系统内部的油压降低,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,在这种情况下,拉动手刹可能会产生异响,对车辆造成一定的损害。
2、增加刹车片磨损
自动挡车辆熄火后,拉动手刹会导致刹车片与刹车盘长时间贴合,从而增加刹车片的磨损,长期以往,刹车片磨损加剧,将影响刹车性能,甚至可能导致刹车失灵。
3、可能导致刹车系统故障
自动挡车辆熄火后,拉动手刹可能会使刹车系统内部的油压降低,导致刹车系统无法正常工作,在这种情况下,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迅速制动,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。
正确做法
1、在自动挡车辆熄火前,先踩下刹车踏板,将车辆停稳,然后拉动手刹。
2、在停车过程中,尽量避免长时间踩下刹车踏板,以免增加刹车片磨损。
3、如果停车时间较长,建议将车辆挂入空挡,松开刹车踏板,再拉动手刹。
自动挡车辆熄火后拉手刹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,正确的做法是在熄火前先踩下刹车踏板,将车辆停稳,再拉动手刹,这样可以保护刹车系统,延长刹车片的使用寿命,确保行车安全。
在汽车行业,许多权威报告和第三方评论都指出,驾驶习惯对车辆性能和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,我们在驾驶过程中,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,关注车辆保养,确保行车安全。